
随着7、8月份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点群体就业面临新的压力。静安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研讨、部署“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明确提出“一个不落下”目标要求。
8月31日下午,静安区召开2020年度第二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报了本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情况,7个街镇代表就目前辖区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交流发言。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刘燮出席会议并讲话。
服务再增值,就业更充分。早在6月上旬,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制定实施《静安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计划》;6月29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任仕达等10家优质企业成立“人力资源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现又新增3家。
会上,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又推出“三个百分百”举措,将通过各部门、街镇和相关企业、高校的通力合作、持续发力,努力率先实现有就业需求的静安户籍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一个都不落下”。
“三个百分百”,即100%建立“一人一档”、100%提供个性化服务、100%推荐适配岗位,将针对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毕业生建立服务档案,动态把握需求变化,向他们提供招聘活动、职业指导、见习推荐和“就业联盟”四类定向服务内容,以及丰富多元的适配岗位推荐。
会上,7个街镇代表就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典型服务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发言。目前,静安区各街镇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就业服务窗口设应届生就业服务专窗,从办理就业创业证、预约职业指导到岗位推荐等,全部由专人“一对一”全程服务,确保服务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短短30天,找到工作
小沈是法律专科毕业的应届生,也是石门二路街道首次排摸中重点帮扶的22人之一。6月初,她觉得自己学历不高、又遇到疫情,肯定找不到工作,想继续升学,却错过了专升本的考试时间,因此每天忧心忡忡。直到有一天,就业援助员王建军带着第一封静安区致应届生的信来到小沈家,让她重拾了信心。在街道专窗,小沈体验了VIP就业服务,先后参加了街道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接受了来自任仕达资深HR在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辅导等。短短30天,她找到自信、走出家门、参加活动,最终成功被金融公司录用。收到录用通知的时候,小沈很激动,“没想到我真的能在毕业前找到工作”。
从“60”到“0”,服务更实
曹家渡街道今年共298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初步排摸中,发现有60人联系困难。街道进行分类处理,采取不同措施。针对工作时段不接听电话且人户分离的情况,就业援助员将联络时间调整至每日17点后;针对联系电话缺失的情况,通过居民区带块干部及计生、公安、民政等其他条线系统进行查找,通过家庭成员找到个人联系方式;针对一接通就挂断的情况,借助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电话名片功能,提升接通率,成功联系本人。目前,60名高校毕业生全部取得联系。从“60”到“0”,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折射出静安就业服务的责任感。
“一个都不能少”,更显责任
天目西路街道在开展排摸中,甚至没有遗漏一名因休学延期毕业的2019届毕业生,同样为其送上静安区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两封信,并提供相关就业服务。最终,该生成功入职花旗银行。
会上,刘燮副区长对持续做好本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强排摸走访,确保信息精准。各街镇要加强排摸,做到人员信息精准、应登尽登,并做好信息的后续跟踪和服务工作。二是持续开展招聘,确保人岗匹配。常态化开展周周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模式,不间断地提供就业服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见习扩容。积极推动就业见习工作,持续扩大见习规模,不断提高见习质量。一方面鼓励推荐优秀企业成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另一方面鼓励见习基地留用见习期满人员。四是发挥区域优势,确保服务效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优势,搭建统一高效的工作平台,全力做好名单共享、活动推荐、岗位对接、就业指导等各项专业服务。
接下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积极构建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全就业链服务体系,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全面打通高校毕业生多层面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结尾】以上是关于2021上海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三个“百分百”--静安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上海公务员的相关资讯,如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时事政治、成绩查询、面试、分数线、面试名单、备考资料等,敬请关注上海公务员考试网。